淺談固溶碳對提高鐵素體鋼以及奧氏體鋼疲勞特性的作用
鋼鐵材料的主要構成相不僅有鐵素體,奧氏體也是重要的構成相。但是對室溫奧氏體的疲勞問題,過去沒有考慮應變時效的影響。原因是,碳在奧氏體中的擴散速度顯著小于在鐵素體中的擴散速度。但實際上并非如此。近年來有研究報告報道了利用間隙原子(i)-置換原子(s)的相互作用,在奧氏體鋼中也出現了應變時效硬化現象。具體而言,Fe-Mn-C基的奧氏體鋼,由于Mn和C的相互引力作用,產生應變時效硬化效應。這種Fe-Mn-C基奧氏體鋼是因TWIP(孿晶誘發塑性)效應而具有高延性、高強度的鋼。該鋼種的疲勞極限比不含碳的TWIP鋼的疲勞極限高。不含碳的TWIP鋼沒有應變時效硬化現象,疲勞裂紋擴展不能停止,而Fe-Mn-C基奧氏體TWIP鋼在疲勞極限時,疲勞裂紋擴展停止。圖3是Fe-Mn-C基的TWIP鋼與無應變時效的奧氏體鋼的疲勞壽命的比較。Fe-Mn-C基TWIP鋼的疲勞極限時的疲勞壽命長。原因是,在低應力條件下,由于應變時效硬化的作用,Fe-Mn-C基奧氏體TWIP鋼中微小疲勞裂紋的擴展速度較小。這就是說,通過產生應變時效硬化的合金設計,可以提高奧氏體鋼的疲勞極限和接近疲勞極限時的疲勞壽命。過去,沒有進行通過產生應變時效硬化的合金設計,提高奧氏體鋼疲勞極限的嘗試,現在可以通過添加合金元素,使鋼產生應變時效硬化來提高鋼的疲勞特性。
關于固溶碳對提高鋼疲勞特性的作用,結構材料有一定的使用壽命,在實際使用環境下的金屬結構材料的損壞原因多是疲勞。疲勞斷裂發生在屈服強度以下。金屬結構材料即使在沒有發生宏觀塑性變形的狀態下,在各種應力反復作用下,金屬中的位錯組織不斷發生變化。其結果是,薄弱的位錯組織發生裂紋、裂紋擴展、直材料斷裂。發生疲勞斷裂時的負荷循環次數叫做疲勞壽命。發生疲勞斷裂的極限應力叫做疲勞極限。一般,將在一定應力振幅作用下,對材料試樣反復施加107次疲勞負荷,試樣未斷裂的應力振幅規定為疲勞極限。對于鋼鐵材料,疲勞裂紋擴展時間大于疲勞裂紋萌生時間。因此,在研究鋼鐵材料的疲勞壽命時,疲勞裂紋的擴展行為是重要的因素。此外,疲勞裂紋的擴展行為也是疲勞極限的支配因子。
關于過飽和碳與微小疲勞裂紋擴展停止極限,本研究測定了晶內微小裂紋擴展停止極限的應力擴大系數。值得注意的是,0.002%C的IF鋼疲勞裂紋擴展停止極限有顯著提高。這就是說,與傳統鋼相比,如果使鐵素體含有少量的過飽和固溶碳,由于應變時效引起疲勞裂紋前端的動態硬度變化,可顯著提高微小疲勞裂紋擴展停止極限。換言之,水淬使鐵素體中的固溶碳量增加,對于提高鋼的疲勞特性具有重要作用。
不銹鋼測試儀器導讀:超聲波測厚儀、紫外線燈、鐵素體測試儀。